两根粗大一前一后好深,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99,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中環雙碳專欄|零碳要聞(4月21日-4月27日)

發布日期:2025-05-07 瀏覽次數:171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發表致辭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發布

安徽頒發首批省級林業碳票

陶瓷行業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綠色轉型

“雙碳”戰略下的內蒙古產業之變

探訪貴州首個零碳園區——零碳是如何實現的?

---------------------------------------------國家政策------------------------------------------------


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發表致辭


4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發表致辭。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走到新的十字路口。盡管個別大國熱衷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造成嚴重沖擊,但歷史總會在曲折中前進。只要堅定信心,加強團結合作,就一定能沖破逆流,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和世界一切進步事業行穩致遠。


一是堅守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二是深化國際合作。以開放包容超越隔閡沖突,以合作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使優質綠色技術和產品自由流通。三是推動公正轉型。以人民為中心,協同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和氣候治理,統籌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重目標。四是強化務實行動。各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在統籌經濟發展和能源轉型基礎上制定和實施國家自主貢獻的行動綱領。中國將于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前,宣布覆蓋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習近平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色面積。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切實履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盡所能,團結協作,推動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


來源:新華社2025/04/23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發布


4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雙重驅動下,中國綠證市場活力不斷增強,2024年全國綠證交易規模翻兩番,達4.46億個。全國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約5.9萬個,同比增長2.5倍。


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是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引領綠色電力消費的基礎性政策工具,健全完善綠證制度,加快綠證市場建設,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和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圍繞證明和核算綠色電力消費等功能,已衍生出多種綠證應用場景。大型活動、用能企業、公共機構、居民用戶均通過購買綠證實現綠色電力消費,部分跨國企業、外向型企業等已承諾100%使用綠色電力。


該報告旨在全面詮釋中國綠證制度體系發展脈絡,介紹2024年綠證核發交易、市場培育、應用場景拓展、國際互認等方面的主要進展和成效,闡明綠證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能耗雙控、碳排放核算等銜接的政策考慮,展望綠證事業發展前景和方向。


來源:工人日報2025/04/22


---------------------------------------------地方動態------------------------------------------------

安徽頒發首批省級林業碳票


4月24日,在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的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大廳內,該省首批共五張省級林業碳票正式頒發,現場簽約首批省級林業碳票合作協議,監測期碳減排量達30.06萬噸。


記者當日從安徽省林業局主辦的安徽省林業碳票首發活動中獲悉,此次頒發五張省級林業碳票,共十家單位完成林業碳票合作協議簽署,涵蓋該省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的黃山、滁州、宣城、六安和安慶五市,包含綠色金融、節能減排、零碳景區和生態司法四種應用場景,監測期碳減排量達30.06萬噸。


據了解,林業碳票是將林木固碳釋氧功能量化后,以“票”的形式發給林木所有權人,從而可以開展交易的“身份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安徽全省林地面積409.1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9.2%,此前安徽已在多個地市開展了地方碳票、碳匯項目試點交易。


安徽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安徽將加快構建省內消納碳票激勵機制,探索打通碳普惠消納渠道,結合全生命周期森林經營,做活碳匯文章。


來源:新華網2025/04/24


陶瓷行業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綠色轉型


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如火如荼進行中,工藝陶瓷、衛浴設備等展品亮相,以期搶占全球訂單。在廣交會上,有不少衛浴企業、陶瓷企業來自廣東,他們的展位上,“廣東優品”的標志十分醒目。第42屆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及衛浴博覽交易會也在佛山市禪城區開幕。同期舉辦廣東省陶瓷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廣東陶瓷協會第七屆四次會員大會。


但值得關注的是,陶瓷行業也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加大投入進行節能降碳和智能化技術升級改造,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


在"雙碳"戰略縱深推進背景下,陶瓷行業也正經歷著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全方位變革。全球首個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范量產線于2024年9月在蒙娜麗莎集團正式投產,可通過100%純氨燃料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一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陶瓷工業正式邁入零碳燃燒時代,與廣東省2024年將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舉措形成政策共振,倒逼行業加速綠色轉型。能源結構深度調整、數智化轉型提速、產業生態重構升級。


會議期間舉行了“廣東省陶瓷行業雙碳管理系統”正式發布上線儀式,該平臺是為陶瓷行業量身定制的數字化“減碳引擎”,能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政策內涵,明確減排路徑,提升能效水平,從而精準履約,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市場機遇,是廣東省陶瓷行業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強有力的工具。


來源:新浪財經 2025/04/25



-----------------------------------------------市場實踐----------------------------------------------


“雙碳”戰略下的內蒙古產業之變


“內蒙古提前一年階段性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目標任務,12個盟市均達到了序時進度要求;內蒙古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GDP增速和15.1%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節能降碳和經濟發展高效統籌。”4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龔明珠在北京召開的“京蒙全面合作 攜手共促‘雙碳’”大會上向外界宣布內蒙古“雙碳”成果。


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內蒙古系統構建“雙碳”政策體系。2022年以來,內蒙古先后出臺了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科技、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牧業等17項分領域分行業實施方案,明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制定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能源保供、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氫能發展、計量標準體系等11個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構建形成框架完整、措施精準的“雙碳”政策支撐和保障體系。


頂層設計下,內蒙古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多個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十四五”以來,內蒙古累計實施工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00個,節能量350萬噸標準煤;2024年,內蒙古實施企業節能降碳改造項目108個,節能量97萬噸標準煤。


先行先試、踏石留印,內蒙古綠色低碳發展的答卷分外亮眼。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內蒙古在踐行“雙碳”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來源:金臺資訊2025/04/21



探訪貴州首個零碳園區——零碳是如何實現的?


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溪大道中段,貴州省首個“零碳園區”——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去年,企業入選國家建筑節能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頒發的“零碳園區設計標識”名單。


2024年9月,碳所獲評全國首批零碳建筑,也是貴州省首個獲此認證的項目。改造后的它不僅“返老還童”,更通過節能降碳延長使用壽命30年。碳所是一棟50歲的老樓。走進碳所,智能化的細節隨處可見——頭頂180平方米的電動天窗能遠程控制自動開合,腳下的感應燈人走燈滅。2024年9月,碳所獲評全國首批零碳建筑,也是貴州省首個獲此認證的項目。改造后的它不僅“返老還童”,更通過節能降碳延長使用壽命30年。

面對園區年碳排放量250.08噸的挑戰,貴州建科院采用“光伏發電減排 生態固碳吸收”措施,通過“碳抵消”方式實現零碳排放。屋頂光伏板、光伏停車棚、太陽能路燈等,記者看到,各種光伏矩陣在園區內分布。這套總投資400萬元的光伏系統,年發電量達57.9萬千瓦時,完全能夠滿足園區自身使用需求。


記者看到,在零碳園區智慧運維平臺大屏上,各系統運維情況一覽無余:今日發電量、充電樁功率、發電高峰期、空調運行數量……這個會算賬的“碳賬本”,不僅讓園區實現100%能源自給,更把降碳效率提升30%。這個智慧運維平臺是貴州建科院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平臺,涵蓋能源管理、零碳管理、園區管理、園區建筑、業務管理六大功能板塊,實現了與電、水、儲能、光伏、充電樁、照明、暖通空調等所有碳排放源的數據互通。


來源:天眼新聞2025/04/24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中環環保發起成立的綠證綠電服務中心,作為安徽省內首個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搭建綠色環保的新橋梁,引領能源綠色轉型的新方向。團隊將定期跟蹤國內外零碳領域發展動態分享給廣大讀者。





▲碳訊速覽

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發表致辭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發布

安徽頒發首批省級林業碳票

陶瓷行業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綠色轉型

“雙碳”戰略下的內蒙古產業之變

探訪貴州首個零碳園區——零碳是如何實現的?

---------------------------------------------國家政策------------------------------------------------


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峰會發表致辭


4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氣候和公正轉型領導人視頻峰會發表致辭。

習近平指出,今年是《巴黎協定》達成10周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人類社會走到新的十字路口。盡管個別大國熱衷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對國際規則和國際秩序造成嚴重沖擊,但歷史總會在曲折中前進。只要堅定信心,加強團結合作,就一定能沖破逆流,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和世界一切進步事業行穩致遠。


一是堅守多邊主義。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定維護國際公平正義。二是深化國際合作。以開放包容超越隔閡沖突,以合作促進技術創新和產業變革,使優質綠色技術和產品自由流通。三是推動公正轉型。以人民為中心,協同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和氣候治理,統籌保護環境、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等多重目標。四是強化務實行動。各方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在統籌經濟發展和能源轉型基礎上制定和實施國家自主貢獻的行動綱領。中國將于聯合國氣候變化貝倫大會前,宣布覆蓋全經濟范圍、包括所有溫室氣體的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目標。


習近平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特點。中國是世界綠色發展的堅定行動派、重要貢獻者,自5年前我宣布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以來,中國構建了全球最大、發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體系,建成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貢獻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綠色面積。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不會放緩,促進國際合作的努力不會減弱,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不會停歇。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切實履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盡所能,團結協作,推動共建清潔、美麗、可持續的世界。


來源:新華社2025/04/23



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發布


4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中國綠色電力證書發展報告(2024)》。報告顯示,在政策支持和市場機制雙重驅動下,中國綠證市場活力不斷增強,2024年全國綠證交易規模翻兩番,達4.46億個。全國參與綠證交易的消費主體約5.9萬個,同比增長2.5倍。


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是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引領綠色電力消費的基礎性政策工具,健全完善綠證制度,加快綠證市場建設,對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發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和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圍繞證明和核算綠色電力消費等功能,已衍生出多種綠證應用場景。大型活動、用能企業、公共機構、居民用戶均通過購買綠證實現綠色電力消費,部分跨國企業、外向型企業等已承諾100%使用綠色電力。


該報告旨在全面詮釋中國綠證制度體系發展脈絡,介紹2024年綠證核發交易、市場培育、應用場景拓展、國際互認等方面的主要進展和成效,闡明綠證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能耗雙控、碳排放核算等銜接的政策考慮,展望綠證事業發展前景和方向。


來源:工人日報2025/04/22


---------------------------------------------地方動態------------------------------------------------

安徽頒發首批省級林業碳票


4月24日,在位于安徽省黃山市的安徽省生態產品交易所大廳內,該省首批共五張省級林業碳票正式頒發,現場簽約首批省級林業碳票合作協議,監測期碳減排量達30.06萬噸。


記者當日從安徽省林業局主辦的安徽省林業碳票首發活動中獲悉,此次頒發五張省級林業碳票,共十家單位完成林業碳票合作協議簽署,涵蓋該省森林資源較為豐富的黃山、滁州、宣城、六安和安慶五市,包含綠色金融、節能減排、零碳景區和生態司法四種應用場景,監測期碳減排量達30.06萬噸。


據了解,林業碳票是將林木固碳釋氧功能量化后,以“票”的形式發給林木所有權人,從而可以開展交易的“身份證”。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結果顯示,安徽全省林地面積409.15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的29.2%,此前安徽已在多個地市開展了地方碳票、碳匯項目試點交易。


安徽省林業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安徽將加快構建省內消納碳票激勵機制,探索打通碳普惠消納渠道,結合全生命周期森林經營,做活碳匯文章。


來源:新華網2025/04/24


陶瓷行業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綠色轉型


第137屆廣交會第二期如火如荼進行中,工藝陶瓷、衛浴設備等展品亮相,以期搶占全球訂單。在廣交會上,有不少衛浴企業、陶瓷企業來自廣東,他們的展位上,“廣東優品”的標志十分醒目。第42屆中國(佛山)國際陶瓷及衛浴博覽交易會也在佛山市禪城區開幕。同期舉辦廣東省陶瓷行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廣東陶瓷協會第七屆四次會員大會。


但值得關注的是,陶瓷行業也正式納入廣東省碳交易管理,倒逼企業加大投入進行節能降碳和智能化技術升級改造,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步伐加快。


在"雙碳"戰略縱深推進背景下,陶瓷行業也正經歷著以綠色低碳為核心的全方位變革。全球首個氨氫零碳燃燒技術示范量產線于2024年9月在蒙娜麗莎集團正式投產,可通過100%純氨燃料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這一技術突破標志著我國陶瓷工業正式邁入零碳燃燒時代,與廣東省2024年將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納入碳排放權交易體系的舉措形成政策共振,倒逼行業加速綠色轉型。能源結構深度調整、數智化轉型提速、產業生態重構升級。


會議期間舉行了“廣東省陶瓷行業雙碳管理系統”正式發布上線儀式,該平臺是為陶瓷行業量身定制的數字化“減碳引擎”,能幫助企業更好地理解政策內涵,明確減排路徑,提升能效水平,從而精準履約,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與市場機遇,是廣東省陶瓷行業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強有力的工具。


來源:新浪財經 2025/04/25



-----------------------------------------------市場實踐----------------------------------------------


“雙碳”戰略下的內蒙古產業之變


“內蒙古提前一年階段性完成國家下達的‘十四五’目標任務,12個盟市均達到了序時進度要求;內蒙古以年均1.4%的能耗增速支撐了年均6%的GDP增速和15.1%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節能降碳和經濟發展高效統籌。”4月10日,內蒙古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龔明珠在北京召開的“京蒙全面合作 攜手共促‘雙碳’”大會上向外界宣布內蒙古“雙碳”成果。


堅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內蒙古系統構建“雙碳”政策體系。2022年以來,內蒙古先后出臺了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及科技、能源、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農牧業等17項分領域分行業實施方案,明確了實現“雙碳”目標的時間表、路線圖和施工圖;制定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能源保供、減污降碳協同增效、氫能發展、計量標準體系等11個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構建形成框架完整、措施精準的“雙碳”政策支撐和保障體系。


頂層設計下,內蒙古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多個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十四五”以來,內蒙古累計實施工業節能技術改造項目300個,節能量350萬噸標準煤;2024年,內蒙古實施企業節能降碳改造項目108個,節能量97萬噸標準煤。


先行先試、踏石留印,內蒙古綠色低碳發展的答卷分外亮眼。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內蒙古在踐行“雙碳”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來源:金臺資訊2025/04/21



探訪貴州首個零碳園區——零碳是如何實現的?


在貴陽市南明區花溪大道中段,貴州省首個“零碳園區”——貴州中建建筑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去年,企業入選國家建筑節能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頒發的“零碳園區設計標識”名單。


2024年9月,碳所獲評全國首批零碳建筑,也是貴州省首個獲此認證的項目。改造后的它不僅“返老還童”,更通過節能降碳延長使用壽命30年。碳所是一棟50歲的老樓。走進碳所,智能化的細節隨處可見——頭頂180平方米的電動天窗能遠程控制自動開合,腳下的感應燈人走燈滅。2024年9月,碳所獲評全國首批零碳建筑,也是貴州省首個獲此認證的項目。改造后的它不僅“返老還童”,更通過節能降碳延長使用壽命30年。

面對園區年碳排放量250.08噸的挑戰,貴州建科院采用“光伏發電減排 生態固碳吸收”措施,通過“碳抵消”方式實現零碳排放。屋頂光伏板、光伏停車棚、太陽能路燈等,記者看到,各種光伏矩陣在園區內分布。這套總投資400萬元的光伏系統,年發電量達57.9萬千瓦時,完全能夠滿足園區自身使用需求。


記者看到,在零碳園區智慧運維平臺大屏上,各系統運維情況一覽無余:今日發電量、充電樁功率、發電高峰期、空調運行數量……這個會算賬的“碳賬本”,不僅讓園區實現100%能源自給,更把降碳效率提升30%。這個智慧運維平臺是貴州建科院研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平臺,涵蓋能源管理、零碳管理、園區管理、園區建筑、業務管理六大功能板塊,實現了與電、水、儲能、光伏、充電樁、照明、暖通空調等所有碳排放源的數據互通。


來源:天眼新聞2025/04/24




免責聲明

本文摘引內容源于互聯網,版權歸屬原作者。僅供學習參考,無商業用途。若涉版權,請速聯刪,本公司不承法律責任。此聲明適用于所有分享與轉載文章,感謝您的理解與配合。




l 公司介紹

安徽中環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環境服務領域高新技術企業。公司長期致力于污水處理、垃圾焚燒發電、環境生態修復領域項目投資、建設、運營,以及光伏、新能源等雙碳業務。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發行上市,股票代碼300692。2024年獲得安徽省上市公司ESG績效第7名。在傾力打造的新型業務板塊一站式碳服務中,聚焦于綠證綠電交易平臺,綠色金融與碳資產管理,低碳轉型咨詢,零碳園區系統集成,綠色供應鏈與產品服務。


安徽省綠證綠電服務中心,致力于為省內外重點用能企業、外向型企業、相關園區提供綠證綠電政策培訓、交易撮合、活動碳中和認證、低碳能源咨詢等一站式優質便捷服務。



l 業務優勢:

1. 緊密依托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企業技術中心、合肥市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等省市級創新平臺,承擔了多項省市級政府科研項目,構筑起堅實的科研堡壘。

2. 麾下的高校一流專家學者、博士及高級工程師團隊在環保科技領域精耕細作,為中環的雙碳事業保駕護航。

3. 深化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同濟大學、安徽建筑大學等知名高校的產學研務實合作,發掘并吸納了大量先進的雙碳技術,積累了豐富的雙碳技術儲備。

4. 立足安徽,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優勢,與安徽省碳中和研究會等重量級伙伴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形成協同效應,共同推進建設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環保產業鏈。


l 聯系方式

如您有綠證綠電及雙碳相關業務需求或合作意向,請聯系我們。

電話:18100517259

郵箱:ahzhhb1@163.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偃师市| 兴和县| 华阴市| 恩施市| 普洱| 望城县| 乐清市| 东兰县| 盖州市| 西畴县| 杭锦旗| 永德县| 荃湾区| 玉林市| 汨罗市| 浙江省| 江华| 馆陶县| 新蔡县| 东城区| 湖南省| 江川县| 达拉特旗| 灌阳县| 浑源县| 郧西县| 遂平县| 禹城市| 胶南市| 汤阴县| 东明县| 开鲁县| 宁波市| 盐津县| 镇江市| 银川市| 孙吴县| 东城区| 秀山| 南阳市| 广东省|